您现在的位置:手机最快现场开奖直播 > 学校概况 > 特色教育 > 正文内容

如何破解困局,让海归人才不再“浪费”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更新日期:2021-03-27 浏览次数:

   “海归博士居然去跑快递”“海归硕士转行收废品,是否是学历贬值”,这种关于海归人才的新闻近来频频登上热搜。 为什么人们对海归就业的关注度如此之高?因为大家对海归人才的期望高,大家普遍认为具有熟练外语水平、宽阔国际视野、强大适应能力等诸多优势的海归理应获得高薪,在高技术含量的岗位中发挥作用。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近几年,随着留学人员数量增多,回国比例加大,海归就业竞争压力也持续攀升,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海归人才往往找不到所期望的“完美归宿”。 海外学子学成归国,本是为我国各项事业腾飞发展助力增效,在祖国广阔天地实现自己梦想的“双赢”选择,但与出国留学高投入不对等的是,回国就业的强压力和低认可,被戴上“浪费”的帽子,让很多海归心灰意冷,也让社会扼腕叹息。 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局,让海归人才不再“浪费”?首先,要引导留学人员结合社会需求和职业规划理性选择专业。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2016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万人,回国为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近八成(%)。 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越来越多,也对相关部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引导留学人员从出国准备阶段就开始为回国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偏爱选择金融、互联网、文娱等行业。

   这几类行业确实一直是中国留学人员选择专业的热门选项。

   扎堆申报某专业,也就扎堆在某行业竞聘岗位,最终造成热门行业供大于求,竞争激烈。

   还有很多新兴的职业,用人单位及时开出高薪依然招不到合适人选。 这种突出的矛盾,要求学校和留学服务部门要积极引导留学人员结合社会需求,以未来职业规划为依据,理性选择专业。

   相关部门要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明确应用型人才定位,引导留学人员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个人能力和兴趣,也要充分了解国内市场与行业的发展趋势,敢于挣脱固化思维的桎梏,作出勇敢而理性的选择。

   其次,去除人才岗位标签化,营造更加宽松客观的舆论空间。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说起这样一件事:拥有国外名校博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得意门生、青年科学家等一连串标签的优秀海归人才,被各方争抢却最终选择去一所中学任教,大家说这是“大材小用”“人才浪费”,但倪闽景却认为该海归任教中学并不是“下嫁”,而是体现出了一种社会进步。 “中小学教师”不应该因为授课对象年龄小就被打上“低要求”的标签。 同理,海归也不应该直接被贴上应当进入最体面行业、最杰出企业的精英标签。

   这些偏见和刻板印象,营造了一种不正确的舆论氛围,容易让海归丧失信心,也让许多被社会“低认可”的行业难以吸引高端人才。

   今年两会期间还有一个热议话题是“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去除人才岗位标签化,引导正确的人岗匹配人才观,营造更加宽松客观的舆论空间,才能让海归没有心理压力地加入这个看上去“土”的行业,找准发力点,把希望的田野变为海归成长发展的沃土。 最后,整合资源,为海归就业创业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服务。 《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对国内市场不够了解,对政策不够熟悉”是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不足点之一。

   留学人员由于长期在海外学习,对国内的就业创业政策知之甚少,也是一些海归人才被“浪费”的原因之一。

   其实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推行各类扶持海归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就是给海归人才发的一个“大红包”。

   留学服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将国家各类海归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人才引进计划和配套服务支撑体系等信息及时提供给有需求的海归人才,帮助他们尽快找准位置,在祖国开启事业。 与此同时,留学服务部门也要做好“媒人”,积极作为,将优秀的海归人才主动推荐给用人单位,帮助他们找到“好婆家”“好归宿”。 整合资源,打通渠道,搭建更通畅透明的信息桥梁,不要让海归人才“浪费”在“不知道”上。

(责任编辑:admin)
【字体: